主 办
丽水市档案局 丽水市档案馆

鸣 谢
丽水市发改委丽水市交通运输局丽水市铁路委员会办公室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 丽水衢丽铁路建设指挥部丽水市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丽水市公交集团公司 丽水市城建档案馆各县(市、区)档案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

前 言

《凌云志:档案里的丽水出行跃迁》展览之初衷:以档案为媒介,以“出行”为视角,展现一代代丽水儿女知难不畏难,“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凌云志和大成就,让观众从中感悟筚路蓝缕之不易,奋斗实干之甘甜。 丽水人民,繁衍生息在“九山半水半分田”之中,曾几何,一代又一代的出行记忆都是“天晴一身土,下雨两脚泥”,跨越大山、通江达海似乎只是遥不可及、永不可得的梦想,但那分明又是丽水人民千呼万唤的热切渴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丽水人民的出行终于开启了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踏平坎坷成大道,跨越大山砥砺行。 “八八战略”实施至今,更是实现了“村村通客运”“县县通高速”,近年来,“高铁时代”呼啸而至,“航空时代”呼之欲出,绿色出行蔚然成风,“311”交通网加快构建,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的进军号已然吹响。我们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毅笃行“丽水之干”,丽水人民的出行实现了历史性跃迁..... 这些历史足迹,都以档案的形式沉淀在岁月中。就让我们以照片、文件、报纸、实物、视频、公众号文档等档案为凭,回望丽水人民壮志凌云、战天斗地,从跋山涉水到跨山穿云的跃迁历程吧。

2023年10月

行路难

筚路蓝缕启山林

今日丽水,旧称处州,境内重峦叠嶂,山高林密。因交通闭塞,曾有“万山之都”“四塞之国”之称。千百年来,出行需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行旅艰难。

民国初年《旧处州府廿里方圆图》(丽水市档案馆藏)

崇山密林 古道蜿蜒

丽水先民通过开辟大小不一的古道,将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进行连接。秦汉时期,始辟有栝瓯古道和通济古道;隋开皇九年(589) ,置处州后,再辟有稽勾古道,至晚唐五代,又开辟了梅田古道和栝苍古道。但古道需翻越崇山峻岭,路窄坡陡,实为不得已而行之。

山民挑着担子走在古道上丽水山区的轿子(20世纪30年代,选自1938年版《亲历龙国》)

栝瓯古道

处州最早开辟的向外通道是栝瓯古道,公元前221年,秦军从余干水(今江西省上饶市境内的信江),越武夷山而达闽江、瓯江,开辟了一条道路,其中从丽水沿瓯江通温州一带,称为栝瓯古道。

栝瓯古道及永嘉大路图
(选自2008年版《栝苍古道》)

通济古道

通济古道开辟于东汉,因途经碧湖通济堰而得名,为丽水城通向松阳、遂昌、云和、景宁、龙泉、庆元六县的主干线,起自丽水市区小水门。

通济古道线路图
(选自2008年版《栝苍古道》)
通济古道玉溪段
(今莲都区大港头镇玉溪村)

稽勾古道

稽勾古道,始辟于隋代,因经过稽勾岭而命名,曾称古栝苍道。稽勾古道从丽水望京门(丽阳门)出城后,经北郭桥、花街、林宅口、柴弄口、太平、双溪、西溪登稽勾岭进入武义县。

稽勾古道线路图
(选自2008年版《栝苍古道》)

明代刘基 《稽勾岭》诗云: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剞天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稽勾古道穿西溪村
(今莲都区雅溪镇西溪村)而过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石堂岭碑》拓片丽水知县张铣撰文

碑在今莲都区雅溪镇洪渡村至潘村的稽勾古道凉亭内,为纪念重修稽勾古道并建路亭而立。

梅田古道

梅田古道开辟于晚唐五代,自丽水县城至太平村三十里与稽勾古道共线,从太平村往东,过梅田村,经葛渡,越清塘岭入缙云县境。

梅田古道梅田村段(今莲都区仙渡乡梅田村)

梅田古道线路图
(选自2008年版《栝苍古道》)

栝苍古道

栝苍古道主体形成于唐宋时期,自丽水至缙云,全程九十里。古道全线崎岖难行,以冯公岭(又称桃花岭,在今缙云县西南)为最险,有着“隘头半天高,桃花云里开”之民谚流传。

栝苍古道线路图
(选自2008年版《栝苍古道》)

栝苍古道桃花岭段

清代学者、浙江巡抚阮元“栝苍古道”摩崖石刻(位于莲都区岩泉街道余岭村)

深沟恶水 古桥沧桑

丽水山区沟整深邃,先民就地取材,利用山区的林木、石块,修筑跨水通道,但遇山洪易被冲毁,屡毁展建。丽水境内现存众多形式多样的古代桥梁,如一位位老人默默见证着丽水人民出行的变迁。

莲都区老竹镇梁村建于宋代的独石桥

庆元县竹口镇新
窑村矴步桥

松阳县新兴镇大石村的独木桥
(选自1993年版《松阳县交通志》)

廊桥是丽水山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桥梁。廊桥主要类型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简支木梁廊桥、伸臂木梁廊桥等。浙闽山区廊桥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明清时期趋于成熟,至今仍有少数地区还在建造使用。

2005年,以“后坑木拱廊桥保护项目”为代表的庆元廊桥民间保护工作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图为获奖证书(柳向阳提供)

后坑桥,又称红军桥,位于庆元县竹口镇,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与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发生遭遇战,取得了竹口战斗大捷。

急流险滩 行舟艰险

丽水为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福安江“六江之源”,水系众多,春秋时期(前770-476), 舟船已成为浙西南先民瓯越人日常的交通运输工具。汉代史书《越绝书》称其“水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宋室南渡以后,瓯江航运于处州而言尤显重要,温州知州楼钥《乞罢温州船场》中云:“良材兴贩,自处(州)转温(州)以入于海者众。直至民国以前,水路和古道都为丽水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但水道两岸地形陡峻,河床切割较深,水位暴涨暴落,航行艰难。

恶溪铭
李阳冰
天作巨堑,险于东南。
岌邱阚呀,苍山黑谭。
殷云填填,怒风甝甝。
一道白日,四时青岚。
鸟不敢飞,猿不得下。
舟人耸棹,行子束马。
知雄守雌,为天下蹊。
煊赫如此,人将畏之。
水德至柔,狎侮而死。
畏而不死,宁取於彼。
唐缙云县令李阳冰《恶溪铭》(选自《钦定全唐文》)

好溪发源自大盘山(位于现金华市磐安县境内),经仙都向南入丽水县,为瓯江支流。古时因沿途险滩遍布,水势湍急,行舟艰险,且洪水频发,大片农田、房舍被毁,故被百姓称之为“恶溪”。直至唐大中九年(855) ,山东淄博人段成式就任处州刺史,组织治理恶溪,修筑堰渠,变水患为水利,恶溪始称“好溪”,堰以溪名。图为段成式始创的好溪堰坝。

明代时处州就设有管理水运的专门机构,称栝苍水驿。明代地方志《栝苍汇纪》上就有相关记载。(丽水市档案馆藏)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公路桥梁极少,过河时需要用竹筏或木船将汽车过渡,图为30年代丽水桃山一带的汽车渡。(选自1938年版《亲历龙国》)

20世纪30年代挂着破布帆在瓯江中艰难前行的木船(选自1938年版《亲历龙国》)

20世纪30年代在寒冬跳入水中拉船过浅滩的船夫(选自1938年版《亲历龙国》)

20世纪30年代瓯江上很多船聚在一起过夜(选自1938年版《亲历龙国》)

瓯江上的木排

丽温航道,历来为丽水地区和温州地区沟通内地和沿海的主要交通线。

明成化《处州府志》卷四《治滩记》
该文作者遂昌人龚原(宋代学者、王安石门生,曾任工部侍郎等职),记叙了唐代处州太守段成式治理恶溪(好溪)和宋代处州知州关景晖整 治龙泉溪,保障航道通畅的经过。

开山炸石 公路初建

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但因国力衰弱,战乱不断,公路发展缓慢,并屡遭破坏,原有古道、航道、羊肠小道仍是多数地区的主要 交通。丽水有公路的历史始于1932年5月开始修建的永康至缙云公路,此后陆续建有缙丽、丽青(丽温)、丽龙(丽浦)等公路。

20世纪30年代修筑丽水公路的开山工程 20世纪30年代丽水丽阳门车站外的丽温路与丽浦路标牌

工程艰苦的缙丽路

缙丽路于1932年11月动工,1933年底建成通车。因大部分路段开山炸石,且工期紧迫,日夜赶工,加之天气炎热,施工防护弱,工人伤病死亡甚多,造成工人死亡百余人,伤病达500-600人。

位于丽水城东灵山寺马头山脚的“平山川”(人力可平山川之意)摩崖,刻于1934年,记录了缙丽公路的修筑过程,以及修筑难度的巨大和牺牲人数。

《平山川》摩崖全文
平山川

缙丽路为温处两属交通咽喉,于二十一年十一月,奉命筹筑,一路计长四十公里,而山岩占十之八,工程艰巨。各路所经险开凿,先后开山口,人口牺牲性命者达百有余人卒,至二 十二年十二月完成通车,足证人力可平山川,用刻“平山川”数字于石壁,以志纪念云尔。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口日。丽水县长兼公路督工专员丘、第十公路工程部办事处主任容。

20世纪30年代缙丽路修筑工地

20世纪30年代筑路工人住宿地

20世纪30年代缙丽路大庭庙(今属缙云县东渡镇)段旧影,选自《道路月刊》(1934年第43卷第2期)

20世纪30年代缙丽路马头山(今属莲都区岩泉街道)段旧影,选自《交通杂志》(1935年第3卷第6期)

20世纪30年代缙丽路曲折路线,选自《交通杂志》(1935年第3卷第6期)

早期公路行车的艰险

因当时丽水的公路大多建设标准低,地形复杂,路面狭窄,路况差,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乘客在这些公路上,往往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提心吊胆。

“(从缙云到丽水)一路层峦叠嶂,....路下溪流回环,深潭急湍,此路多背峭壁临深渊,依山势曲折蜿蜒如蛇行,因开山通路之不易,故其窄处不过三公尺,行车极艰,且 仅限通一车,每逢两车相遇时,路员必先通电话于邻近一站,俾来车先于路宽处预避,待来车过后,方可前进。--杉树坑至马头山一段路最险,风景亦最佳,峭壁千仞,万山夹水,凿壁成路,余岩垂垂覆车顶,有 欲坠状。”

一《金处温台绍五属巡礼》 (《浙江青年》1939年第四期)

1938年11月30日《东南日报》,《丽青路覆车死伤30余人》

战时交通

抗战时期,丽水是浙江的大后方。浙江省交通管理处迁至丽水白云山,除金华至丽水、龙泉至福建浦城公路外,浙江省与外界联系的公路和海港大部分被日军占领,所以丽水境内公路成为当时重要的战争物资运输线。

为弥补公路的大量破坏和汽车运力的不足,不得不以人力手拉车代替汽车运输物资,1938年7月底,仅金丽线登记现役手车就有1600辆,1940年全 省有手车共15513辆。图为《浙江交通之新力一手车队》,刊于1938年38期《浙江潮》(《浙江潮》创办于抗战时期,编辑班子骨干由中国共产党党员组成)。

浙江省丽温公路股券
该股券发行于1934年12月,面值1元,分20年归还,所募资金用于修筑丽温公路。持券人可每年年底向指定银行领取股息。
浙江省遂(昌)松(阳)丽(水)公路股券
该股券发行于1934年8月,面值10元,分20年归还,所募资金用于修筑丽水至松阳、遂昌公路。持券人可每年年底向指定银行领取股息。
浙江省旧处属公路股券
该股券发行于1936年12月,面值1元,分20年归还,所募资金用于修筑旧处属(原处州府所属区域)公路。持券人可每年年底向指定银行领取股息。
英文版《亲历龙国》中关于丽水交通的照片(1938年出版)

开大道

栉风沐雨砥砺行

1949年5月,丽水各县陆续解放,丽水人民的出行变迁也开启了新的征程。改革开放后,随着金温铁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成,填补了丽水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空白,缩短了与杭 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距离,通往山外的通道更加开阔。

艰苦奋斗建公路

打通通往山外路

1949年5月,丽水全境解放时,丽水地区通车公路仅305.8公里。人民政府采取国家投资和民办公助相结合的办法修建公路。 1965年公路通车里程1670公里,1978年2548公里,1985年3429公里,1990年有公路4035.7公里,2002年有公路4702公里。

1955年4月1日,遂(昌)(大)柘公路通车纪念

1984年松阳四都寨头修通汽车路

1984年9月30日丽水县曳岭区陈村(现属莲都区联城街道)至周坦(现属莲都区老竹镇)公路通车,向建国35周年献礼。(莲都区档案馆提供)

20世纪80年代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莲都区档案馆提供)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沙石路面养护(选自 1993年版《庆元县交通志》)

开山凿洞建隧道 少走重重盘山路

隧道裁弯取直,不仅降低高差,而且缩短里程,既避免山高雪阻,又拉近山区对外距离。1965年5月,缙云县在修建五(五云街道)木(大洋镇木栗村)公路中开凿蛟坑隧道,为全省最早开凿的公路隧道。

蛟坑隧道是浙江省第一座公路隧道,位于缙云县五木公路蛟坑(今属胡源乡)段,全长57米,由当地石工于1965年开凿完成,现仍在通行。

严山岭隧道(位于龙泉市安仁镇境内)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丽水人民艰苦奋进,在瓯江主流及其支流上架起一座座现代化的公路桥梁,水流不再成为阻碍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往的障碍,丽水山山水水融为一体,结束了依靠渡船运车过江的历史。

曾经,因公路桥梁的不足,不得不依靠渡轮过河。图为80年代的丽水碧湖汽车渡和青田西门汽车渡。

60年代在济川桥旧址上建的龙泉南大桥(选自1995年版《丽水地区交通志》)龙泉济川桥旧影(摄于1932年)。济川桥建于北宋年间,毁于抗战时期。

小水门浮桥旧影(丽水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小水门大桥位于丽水小水门外,该处原为小水门浮桥。1981年11月动工,1983年12月竣工,1984年元旦通车。左上图为建设中的丽水小水门大桥(丽水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图为1984年元旦小水门大桥通车典礼。(莲都区档案馆提供)

丽水人民出行的老朋友一330国道

330国道丽水段前身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丽温路,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是丽水地区重要的公路。丽水境内的330国道,它自东向西,翻山越岭,跨江过河,犹如一条逶迤 的巨龙,是丽水对外交往的主动脉,也是丽水经济和交通发展的见证者。

90年代末,丽缙复线、瓯青复线开通,并对部分路段进行了拓宽。2016年底,莲缙段改建工程通车,丽水市区到缙云县城的行 车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至28分钟,330国道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蜕变。

330国道傍山沿河路段(选自1992年版《青田县交通志》)

图为330国道丽水段新貌(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丽水市和各县(市、区)交通志

丽水通高速

实现出行大提升

1998年5月,丽水行署办公室发文成立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区段工程建设协调小组。2002年12月,金丽温高速公路金丽段建成通车,结束了丽水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将 丽水到杭州的时间由十小时缩短至三个多小时,是浙江“四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成立金丽温高速公路丽水区段工程建设协调小组的通知(1998年5月4日)

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难度大,一路上桥梁、隧道不断,图为该公路青田海口路段的跨江大桥,长度达10296米。(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建成金温铁路

圆浙南人民百年梦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了关于建设金温铁路的设想。此后,丽水各界一直在为此而争取。198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建议修筑金温铁 路,1985年国家计委同意新建金温铁路。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破土动工。1996年金缙段通车,1997年6月缙丽段通车,1998年6月11日全线通车运营。金温铁路也是中国国内第一条合资铁路, 金温铁路公司外资 占股25%,铁道部占30%,浙江省占45%。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关于金温铁路的设想:温州辰州(今属湖南怀化市)线此线由温州新港起 循瓯江左岸而上,至于青田,自青田进向处州 (丽水)及宜平转而西出浙江省界入江西....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金温铁路的请示》(1984年11月15日)

因为地处山区,金温铁路建设困难重重,全线仅隧道就要建96座,图为金温铁路建设开山工程。(林巍摄)

1996年9月16日,铺设金温铁路缙丽段铁轨(林巍摄)

1996年9月16日,铺轨仪式现场喜悦的铁路建设者们(林巍摄)

1997年6月26日,丽水至杭州火车开通(林巍摄)

金温铁路通车纪念封、纪念章

1997年6月27日《丽水日报》,《金温铁路丽水至杭州客车昨临运开通》

从头越

跨山穿云达江海

近二十年来,我市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凌云志,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出行方面相继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车”,高铁弛骋,长空拓 荒,通江达海,生态转型,现代、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全面铺展,曾经制约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建设正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展现绿色新貌、涌动金色活力的澎湃引擎。

铁路提能扩面

2015年,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提升,丽水步入高铁时代。此后,又相继建成衢宁铁路、金台铁路,结束了龙泉、庆元、遂昌、松阳四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2018年以来,紧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以铁路为骨干构筑“两纵两横、四联八向”对外交通新格局。北上融杭接沪的杭丽高铁、南下连接海西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丽云宁铁路、东西向横贯浙闽赣三省的温武吉铁路前期加快推进,衢丽铁路顺利开工建设。

2015年4月,施工人员在高铁丽水段一处隧道内进行铺轨作业。

丽水高铁站建设工地掠影

衢宁铁路的建设者们(庆元县档案馆提供)

2020年9月30日,衢(州)宁(德)铁路开通,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结束无铁路历史。(庆元县档案馆提供)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衢州至丽水铁路松阳至丽水段初步设计批复的函(2020年10月27日)

2020年12月28日,衢丽铁路项目开工建设。(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衢丽铁路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衢丽铁路建设指挥部提供)

“焊枪金焰灿如花”。2023年10月国庆假期,建设者奋战在衢丽铁路工地。(邢长勇摄)2023年10月国庆假期,衢丽铁路施工现场(邢长勇摄)经过积极争取,丽水铁路建设的前景更加喜人,2021年版的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布局图将杭丽高铁、丽云宁铁路、温武吉铁路列于其中。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会场设计布置方案图》册子(2010年1月)2020年9月28日《丽水日报》,《衢宁铁路昨正式开通运营》丽水动车开通第一天的动车车票(2015年12月26日)衢宁铁路第一趟火车车票(2020年9月27日)

高速公路联网成环

2013年6月25日,随着龙泉至庆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丽水实现县县通高速。近年,紧扣“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义龙庆高速遂昌至龙泉段、义龙庆高速庆元段、青文高速青田段、合温高速缙云段、乐永青高 速青田段、缙云至江山(广丰)高速、景宁 至柘荣公路共7条总里程480公里的高速公路 项目被纳入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2013年4月10日,云景高速建成通车,是浙江高速公路建设史上里程最短、每公里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景宁被正式纳入全省4小时交通圈,到云和车程从近1小时缩短至15分钟,汽车过路费从20元降至5元。(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G25长深高速龙庆段白马畈互通(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3年1月4日,最宁至文成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作为浙江省地形条件最复杂的高速公路之一,景文高速桥隧占比高达80%。(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近年来,紧扣“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通过积极谋划争取,丽水共有7条高速公路项目列入全省规划。

普通国道突破千公里

国道是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也是我市支撑“一带三区”市域交通“三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通过持续提标提质、改建延伸,我市国道路 况得以大改善,运力得以大提升,实现了更高品质的互联互通。

2013年1月,丽武公路莲都区联城至老竹段改建工程正式完工通车,标志着老竹镇和丽新乡正式融入了市区“半小时交通圈”。(莲都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2017年8月18日,浙江省上承式钢管拱桥单跨跨度最大的桥梁——遂昌县乌溪江大桥建设工程项目通过交工验收。(遂昌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0年1月6日,丽水市生态产业集聚区水阁至腊口公路工程全线通车。水腊公路跨丽龙高速,穿大梁山特长隧道,越金温铁路和瓯江航道,是我市主要产业园区连接交通枢纽、港口的集疏运重要交通项目,开通后腊口到水阁的车程缩短至10分钟,到丽水机场只有11公里。(青田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1年8月18日,G322国道龙泉安仁至西街段改建工程顺利完工,该道路系连接浙闽两省主要通道。(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2年12月23日,缙云县交通运输史上首个PPP项目一330国道缙云东渡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全线通车。(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实施“村村通”阡陌变坦途

2003年,浙江率先吹响了“乡村康庄工程”的号角,丽水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也从此展开,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全市康庄工程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并持续迭代升级。

近五年新改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1.4万公里。如今,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实现公交车“村村通”,200人以上自然村等级公路100%通达,实现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安防设施全覆盖。丽水,因层峦叠嶂、诗画田园间美丽的 农村公路而愈发充满想象。

21世纪初,山区农民自发修建通村公路。

2022年11月11日,西独线(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至遂昌独口)获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月度评选冠军。(龙泉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最难的通村公路

遂昌县云峰至门阵公路

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是革命老区村,由于1060米海拔的山岭阻隔,村民出行曾经需经金华、龙游绕行190公里才能到达遂昌县城,或步行5个多小时山路翻过郑岗岭才可再乘车抵达,出行困难阻碍着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和生产生活。

盘旋于大山之间的遂昌门阵公路(章建辉摄)

粟裕将军曾在门阵村开展游击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将军和其子粟戎生将军对老区建设接力关心。在粟裕将军的关怀下,1985年门阵至金华的溪门公路开通。2008年粟戎生将军向浙江省委提请帮助修建门阵至遂昌县城公路。通过党的关怀和全体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11月,门阵公路建成通车。当地村民把这条公路称为“将军路”“胜利之路”。

门阵村群众树立的“胜利之路”碑

最美养路工——聂如伟

1996年,23岁的聂如伟接过父亲手中的扫帚和铁锹,成为一名公路养路工。27年 来,他以公路为家,与砂石、尘土、沥青相 伴,始终锐意进取,勤于钻研探索,迅速成长为技术革新能手。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最美养路工”等23项荣誉。正是一名名聂如伟这样的交通人的奋斗实干,使丽水的内外通道更安全、更便捷、更通畅。

2023年9月16日上午,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丽水站活动正式启动。聂如伟成为火炬手。聂如伟2009年荣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的证书和聂如伟2014年荣获“全国最美养路工”的奖杯

2017年,遂昌黄沙腰大桥被冲毁,聂如伟与同事连夜冒着暴雨押运战备钢桥前往遂昌,抵达现场后仅用18个小时就完成了战备钢桥的架设工作,打通了受灾地区唯一的抢险救援通道。

内河水运加快复兴

近年来,我市把推动瓯江水运全面复兴作为“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重要内容,围绕“一港三区”总体布局,加快建设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相继实施瓯江航道整治工程,建成温溪、船寮、腊口3个作业区,青田、三溪口2座船闸投入使用,瓯江航道船寮至温溪段具备通航条件。2022年9月,瓯江下游段500吨级实船试通航,实现丽水地区高等级内河航道零的突破。建成经营性港口码头7个,泊位年通过能力356万吨,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90万吨。

2020年11月,温溪港区顺利完成1000吨级货运码头改建,码头年吞吐量为100万吨以上。(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2年9月28日,一艘500吨货轮驶过青田水利枢纽工程船闸。(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1年底,瓯江航道整治工程(丽水段)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交工验收。(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航空时代”呼之欲出

丽水机场的建设是丽水干部群众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凌云志”,接续奋斗实干的极佳缩影。

丽水机场是丽水打造“铁、公、水、空、管”五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更是丽水主动融入“国内3小时”交通圈的强力支撑。丽水机场也是华东地区在建的第一高边坡、高填方机场,工程难度 极大,制约因素很多。全体决策者、建设者 以“丽水之干”,持续攻克一道道难关,突破一项项瓶颈,2018年可研获批,2022年航站区工程奠基,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航条件。

2018年9月30日,丽水机场开工现场(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2022年12月23日,丽水机场航站区工程莫基。(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丽水机场建设工程现场(2022年1月摄,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丽水机场概况及轮廓平面正射图(2023年6月摄,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丽水机场施工现状(2023年9月26日摄,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丽水机场效果图(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丽水机场航站楼效果图(丽水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

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2020年我市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申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0%,建成4034公 里瓯江绿道网;市区公共自行车5556辆,自行车服务点195处;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业态健康发展,群众出行的方式更加多元。2022年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绿色出 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名单的公示》,丽水榜上有名。

丽水公共自行车2013年投入运营以来,给市民带来了很大便利(丽水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丽水街头的共享电动车

这两份文件,见证了从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向市场化运营的”共享单车“的演变。

嗨,您好,我是代号LS201331001!
没错,就是丽水市区第一批公共自行车的其中
之一。LS就是丽水,2013是我开始为您服务的
年份。
多年前的那个早晨,
陪着您急匆匆上班的,也许,就是我....
多年前的那个黄昏,
陪着您兴冲冲回家的,也许,就是我....
多年前的那个月夜,
陪着您慢悠悠晃荡的,也许,就是我....
....
如今,我的兄弟姐妹们,
有些,已经离我们而去,
有些,仍在街巷里奔忙,
我们也看到,有一个叫“共享单车”的家伙,
成了您的“新宠”,
对此,我们略有伤感,但更多的是幸福,
毕竟,你开心,我就乐意
陪君一程,终有一别,愿你我彼此珍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当时只道是寻常,回头再寻恐枉然”,包括实物在内的档案,需及时留存哦

丽水公交集团公司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2.7%

瓯江绿道

2020年12月28日,国网浙江紧水滩电厂举行5G无人驾驶车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市首辆无人驾驶车在云和正式投入使用。

2021年1月,松阳自动驾驶江滨公园运营站启用,自动驾驶零售车、安防巡逻车等多功能无人车穿梭在园内。(松阳县档案馆提供)

我市大力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引进的高科技人才也为交通出行持续迭代加力赋能。图为2020年引进至青田的清华大学研究生苗长龙团队 创立的“越影科技”研发的无人驾驶观光车。

交通是“双招双引”助推器

交通,是吸引生产力和人才集聚的“助推器”。交通先行战略的实施,缩短了时空距离,颠覆了传统时空概念,为“双招双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丽水拓展产业转型的想象空 间、强力吸纳八方人才提供了必要基础。

2022年12月,位于丽水经开区的中欣晶圆硅片外延项目竣工投运,丽水跻身国内半导体产业外延片产能“第一梯队”。为何落户山区丽水?作为国内硅片生产龙头企业中欣晶圆 董事长贺贤汉有次在接受采访中道破天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不断完善的交通区位条件,让丽水的自信心、吸引力、竞争力显著增强!图为丽水经开区半导体芯片产业园。

2019年至2022年底,丽水经开区累计引进半导体项目24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并成功纳 入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图 为2023年4月18日,丽水经开区芯片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在政策、交通等因素叠加下,吸引大批人才“来浙丽当主角”。2022年,全市共引进高校毕业 生、博士、硕士数量分别同比增长49.8%、260.8%、17.5%,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数超历年总和。图为“智汇丽水”2022人才科技周场景

记忆里的出行方式变迁

公交从开通到进人“扫码时代”

丽水的城市公交起步较晚,首批是1997年6月25日开通的南明山至火车站的2路和溪口至火车站的3路公交线。2006年开始发行公交IC卡,实现刷卡乘车。2017年,公交移动支付项目上线,丽水公交步入“扫码时代”。近年来,为解决偏远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丽水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使更多山区群众的 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至2022年,全市有公交车1435辆,开通公交线路351条,其中跨县公交线路10条,客运量约52017.13万人次。

1997年6月25日开通的南明山至火车站的2路公交车是丽水市区最早开通的公交车线路

公交移动支付.上线,丽水公交进入“扫码时代”。(丽水市公交集团公司提供)

2023年9月1日起,丽水社区公交1号线优化为求知1号线,覆盖城区8所学校,为更多的学生上下学提供更加环保、安全、便利的公交出行保障。

客车更新换代 见证时代发展

随着公路的开通,丽水便有了客车运输,因此乘坐客车是丽水人关于出行的重要记忆,从民国时期的“雪佛兰”牌小客车,到新中国制造的解放、东风、黄河等品牌的国产车,再到如今的现代化豪华大巴车,不仅是中国车辆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丽水交通发展的见证。

50年代的木炭客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1957年,大客车开到松阳,乘客们正在排队乘车。(松阳县档案馆提供)

60年代的客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70年代的钱塘江牌客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80年代的东风牌客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80年代的通道客车,由两节车厢组成,可以容纳130人左右,配有一名司机以及两三名乘务员。(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三轮简易机动车(“天目山”)、拖拉机也曾是七八十年代丽水山区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松阳县档案馆提供)

90年代初的卧铺客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新式豪华大巴车(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新旧车站 唤起出行记忆

20世纪40年代丽水汽车站一角

20世纪40年代的丽水车站,图为1949年12月剿匪归来的公安干警在丽水车站的合影。

建于1968年的丽阳门丽水车站全景

丽阳门丽水车站上车区(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建于1998年的丽水客运东站(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建于2003年的丽水客运西站(丽水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提供)

黄包车

——从一车难求到少人问津

在城市公共交通相对落后的八九十年代,黄包车曾经是丽水街头的重要交通工具,府前菜市场、汽车站三五成群的黄包车队是许多丽水人回忆里的画面。随着丽水交 通的快速发展,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人们也有了更多的出行选择。黄包车逐渐退出城市街道,丽水城区黄包车从上千辆,到目前仅剩数十辆。

2007年极富个性的黄包车婚礼

▲点击图片观看公众号文章《从前一天赚100,现在一年租金100,丽水这辆“敞篷车”,有你回忆吗?》

出租车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丽水个体零星出租车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用于在车站接送客人。1995年1月18日,丽水地区出租车公司成立,18辆柳州五菱小面包车在丽水投入运营,在城区范围 内的起步价为5元/车。

丽水市区第一批出租车(“面的”)旧影

丽水市区第二代出租车(丽水市城建档案馆提供)丽水市区第三代出租车(丽水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家庭出行:

从自行车到小汽车蝶变

自古以来,丽水地区普通百姓出行方式主要是自己的双脚。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是出行的最佳选择,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当时大多数家庭梦寐以求的目标。八九十年代,摩 托车逐渐成为了许多家庭第一辆“私家 车” 21世纪以来,私家车成为迈进小康家庭的新需求。近十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

自行车曾是丽水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八九十年代摩托车走进了家庭

▲点击可观看视频《1988年的丽水城街道》(时长1分26秒),让你回忆自行车“当道”的年代。

进入新世纪,二轮电动车逐渐代替自行车成为丽水人的新代步工具。

驾乘私家车已成为丽水人假期出游的重要方式

丽水各时期汽车票、渡船票

丽水县自行车行驶证、购车发票、自行车牌(1986年)

车辆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车辆保险证(20世纪90年代初)
民船船员手册(1951年)浙江省人力船(舴艋船)证(1954年)

人力船牌照(1952年)

立体交通筑梦共富

“铁公水空”齐头并进,丽水出行持续跃迁,未来更可期! 至2035年,实现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航空通达,省内各地市基本实现1小时高铁通达, 市域内各县(市、区)所在地1小时铁路通 达,重点乡镇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100%、30分钟至火车站100%。

2023年1月3日,元旦过后上班第一天,丽水 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推进会,全面启动新一轮综合交通攻坚大会战,着力打造“融杭接沪、连闽通粤”的区域 综合交通枢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的进军号角已然吹响,丽水人民将持继奋斗实干,未来更美好!

鸿鹄会高风,拂翼凌云霓。
——刘基《遣怀》
这是明代丽水先贤刘基的诗句,
抒发了鸿鹄不坠青云志的豪迈情怀,
历史以档案为凭,
未来以实干为要,
迈上新征程的丽水,必将今更胜昔,
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