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成果
跨越78年的丽水老新闻与读者“见面”
“读完这本‘丽水老新闻’,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丽水的过往,对丽水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近日,由丽水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丽水老新闻(1871-1949)》一书在市图书馆上架,这本跨越78年的丽水“老记忆”,获得读者的点赞好评。
报刊是记载时代发展的“百科全书”,而老报刊中的老新闻更是珍贵历史记忆的“藏品”。为发挥市档案馆馆藏老报刊的作用,促进丽水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市档案馆于2021年下半年启动《丽水老新闻(1871-1949)》一书编辑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资料收集、文字录入、编辑校对和多轮修改完善,于2023年8月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收集了各地老报刊中有关丽水(包括原处州府所属十县)的老新闻,记录了清朝末年至1949年期间,丽水的社会大事、军事战争、民间百态等各方面新闻内容。据了解,全书收录新闻708条,共计34万字,时间跨度长达78年。
该书主编、市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副主任周率介绍,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近代报刊首先在我国沿海大城市出现。丽水作为偏居一隅的山城,虽无法像大城市一样早早出现近现代报刊,但也不意味着与“新闻”无缘。早在清同治十年(1871),上海的《申报》上就出现一篇名为《饬处州镇总兵赴任》的新闻,这一时期的丽水老新闻大多为官员任免、重大自然灾难或奇闻逸事的内容。
为了全面搜集有关资料,从2021年起,周率对丽水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报刊进行了摸底调查,翻阅了近千份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的报纸,如《东南日报》《浙江日报》,还有本地政府或人士主办的《民生日报》《处州日报》《浙南日报》等。此外,周率还赴浙江省档案馆、温州市档案馆寻找丽水老新闻。
“由于这些报刊没有数字化扫描,我们花费了数月时间,以抄写新闻标题,全文拍照形式,将近千篇有关丽水的老新闻整理,再找人对全文进行文字录入。”整理过程中,周率和同事克服报刊原文清晰度差、文字难认、时间紧等困难,逐字逐句考证、校对,并按内容将全书分社会、经济、司法、军事、科教文卫5个大类,30个小类。
从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官员贪腐,到民国初年的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军阀混战,再到抗战时期丽水一跃成为浙江大后方和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读者可以看到抗战时期党政军的动态,各类文化宣传活动,还有工商业的状况,更多的是关于日军对丽水的狂轰滥炸,日军两次侵占丽水期间的暴行,老百姓的困苦生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周率说,一本详实、丰富史料读物,具有深层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读者通过阅读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和定力,才能勇毅前行、开创未来。
转自2024年1月23日《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