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烧饼典故
发布日期:2023-
05-
06
信息来源:
缙云县档案局
浏览次数:
典故一
据说,古时轩辕帝在缙云仙都的石笋上用大铁鼎炼制仙丹,当地村民为求长生不老,纷纷效仿,动手制作土鼎,上山采药炼制仙丹。
有一日,一村妇在家中烙饼,见其儿子刚炼制好丹药,发现土鼎内还有炭火且内壁光滑,就顺手将饼贴于鼎壁,烤之。慢慢的家中充满了烤熟之饼的香味,而溢出房子,引来了其他好奇村民,大家食后发现烤出之饼比锅中烙出的饼酥香、糯软。久而久之,村民们发现食土鼎炼制的丹药,并不能长生不老与消灾避邪,就纷纷将其加以改进做成烧桶,专用于烤饼之用。而有的村民则挑着特制的烧桶客走他乡,以烤饼为生。
典故二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到缙云时,吃过缙云烧饼后念念不忘,当了皇帝后特意把做缙云烧饼的师傅册封为御厨,为他专门做烧饼。
有天,朱元璋吃烧饼才咬下一口,就碰到刘伯温求见。于是朱元璋将盘中烧饼盖了起来,故意试探刘伯温:“先生可知碗下何物?”刘伯温答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算来,乃烧饼是也。”朱元璋赞叹不已,后又问国运,遂成著名隐喻语言诗歌---《烧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