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解读
《阙公麟书事略》(1916年9月17日《民国日報》)
20世纪初,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目标。在丽水地区活跃着以缙云吕逢樵、云和魏兰、丽水阙麟书、景宁叶仰高等为首的一批革命党人,他组织会党,联络各地革命党人,谋划和参与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和浙江与处州的光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相比吕逢樵与魏兰,阙麟书的事迹却少有人知,今笔者多方收集史料,特别是依据民国时期的报刊资料,争取还原一个真实的阙麟书。
少有胆识 投身革命
阙麟书(1879―1916),字玉麒,乳名志仁,处州府丽水县碧湖镇人。祖父名含章,字温如,世居碧湖,以开酒店为业。父名沾霖,字雨山,精通医道,并以行医为生。其弟阙仲瑶。
阙麟书少年时英俊聪慧,且有胆识,“豪宕尚气节,轻财好义,乡党奇之”。16岁入丽水圭山书院,从名师读经史。他善于辞章,学习优良,甚为老师所喜爱及学友所推崇。18岁应县试。19岁应府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朝野上下,惊惶一片。阙麟书目睹此危局,遂抛弃旧有仕途之思想,渐渐走上革命道路。
1902年,阙麟书与李春贤、黄桂芬(皆为处州府人,江湖拳师)等人结交,图谋革命,一起加入松阳县人王金宝领导的双龙会。阙麟书入会后,化名吴应龙,被推举为双龙会副会主、丽水分部会首。他经常来往于处州所属各县,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团结广大贫苦民众,不断扩大双龙会组织,为双龙会的逐渐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904年春,革命党人陶成章、魏兰赴处州联络会党时,与阙麟书商谈革命事宜,阙麟书积极协助陶成章布置会党起义,并亲赴金华会见龙华会会主沈荣卿,绕道松阳,策动双龙会与龙华会协约共起。双龙会会主王金宝密谋发动工农群众及其部属数千人袭取遂昌,然后出江西与各路义师会合,阙麟书则在处州府城响应。由于叛徒的出卖,王金宝被捕殉难,阙麟书继续领导双龙会会众。
为反对美国会通过限制和虐待华工的《中美华工条约》,中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拒买美货、反抗强权的对美抵制运动,并得到海外华人的积极参与。阙麟书与青田孙靖夫、丽水何子华、阎逊斋、禇焕斋等人,倡议组织了“处州拒约会”,发动民众,开展抵制洋油、洋布等美国货。
1905年,阙麟书只身前往杭州就读浙江武备学堂(一说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各国地理、历史、政治,开阔了眼界,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器重,并在杭州与陶成章、敖梦姜等革命党人密切联系。1906年初,阙麟书东渡日本,初就学于北丰岛巢鸭宏文学院,学习日文。他学习勤奋刻苦,学业猛进,数月后,便著《中日文译义》一书。后又入振武学校(一说东斌学校)学习军事,经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面晤孙中山。1907年4月,徐锡麟与秋瑾相约,皖浙两省同时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杀。1908年,安徽革命党人又发动起义,阙麟书归国,联络浙东各地志士与革命党人周六介(乐清人)、邵杰三(乐清人)、吕逢樵(缙云人)谋划策应起义,因机密汇露,阙麟书在杭州被官府捕获入狱。在狱中,他坚决不吐露关于革命同志的情况,所以,官府始终没有拿到确证。后来,经革命党人叶天籁、郑亚清、周六介等人多方营救,于1910年冬因病获得保释出狱,回家休养。此时,阙麟书已骨瘦如柴,卧床不起,遂从事著述工作。他先后编著《修身读本》《历史读本》《地理读本》等书籍为教科书,宣传革命。此外,阙麟书还关注地方教育的发展,在他的积极促使下,其父亲阙沾霖创办了碧湖震丽两等学堂,阙沾霖自任校长兼教员,阙麟书为教员,教师还有赵舒(缙云人,会党骨干)、王式纲(碧湖人,前清秀才)、陈其宗、王福田(碧湖人,杭州两级师范毕业生),设有国文、英文、古籍、史地、体育等课程,阙麟书还托人从日本购回洋号、风琴等教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打响,辛亥革命爆发。11月4日,杭州光复,浙江军政府宣告成立。此时的阙麟书更是信心百倍,不辞劳苦地往返于缙云、丽水、松阳、永康等地,与吕逢樵等人共同协商处州光复事宜。随后,阙麟书潜入处州府城,布置内应的各项事宜。此时,处州各地已是风声鹤唳,驻防丽水的清军见大势已去,遂纷纷弃城逃跑。11月25日,吕逢樵率光复军进入丽水城,处州光复。
处州光复后,革命党人公推吕逢樵为处州军政分府都督。军政分府成立后,吕逢樵着手招募新军,参加浙江支援北伐南京的队伍。他令阙麟书在丽水、云和、青田各县招募四五百新兵,编为北伐队一营。不久,阙麟书本着“革命谋成,口不言功”的态度,辞去军政分府的官职。
反袁护国 奋斗终身
1912年初,阙麟书离开丽水赴上海,而后又由上海至南京,在南京与宋教仁关系甚为密切,并受宋教仁推荐,成为同盟会浙江支部代表。该支部于8月改为国民党浙江支部,阙麟书任参议。
1913年3月20日,革命党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袁世凯所派特务刺杀。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史称“赣宁之役”。阙麟书与郑亚青等在苏沪一带组织革命党人秘密到杭州开展反袁活动,在浙军中发展革命力量,因此,阙麟书遭到拥护袁世凯的浙江都督朱瑞的追捕,并悬赏两千大洋通缉。
1915年,阙麟书与黎萼(湖南长沙人)、唐继星(广东人,1915年被袁世凯下令杀害)、凌毅、章武、凌霁三等赴镇江、江阴、浙江台州各处运动起事,惜俱未收效。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全国各界反对,引发护国运动,浙江革命党人则积极策划驱逐拥袁的浙江都督朱瑞。
1916年4月13日《民国日报》,阙麟书率炸弹队首攻浙江将军署
1916年4月10日晨,阙麟书与同乡叶天籁(丽水县大港头人)率领炸弹队三十余人乘火车由上海赴杭州,召集会议,商议决定由阙麟书率炸弹队首先进攻浙江将军署,其余各路革命军同时响应。12日,在各方的攻击下,朱瑞望风而逃,浙江巡按使屈映光在军、绅、商各界的推举下,以兼浙军总司令名义下令维持秩序,但并未正式宣布独立。袁世凯遂于14日任命屈映光将军衔兼署督理浙江军务。浙军中的革命党人对此种维持秩序的“独立”颇为不满,5月6日推举嘉湖镇守使吕公望为浙江都督,浙江正式宣布独立。
浙江独立后,阙麟书又与陈去病(苏州人)等赴苏州密谋江苏独立,因此奔波于杭州与上海之间,即使在寒风凛烈的冬天,也只着单衣,其”坚忍自恃气不稍馁,为国而忘身。”
在各地的反袁声浪和蔡锷等领导的护国军进攻下,袁世凯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就在反袁斗争取得胜利之际,为了革命辛劳奔波多年的阙麟书却因积劳成疾于1916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于上海老靶子路佐佐木医院,年仅37岁。巧合的是该医院也是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袁世凯所派特务刺杀后,被送往医治并去世时所在的铁道医院。阙麟书去世后,灵柩移至上海西门外斜桥南路浙金积善堂暂厝。
哀荣备至 归葬故里
在上海的革命党人,为缅怀阙麟书的革命功绩,任援道、张拱辰(青田县人)、郑亚青、叶天籁等三十多名革命党人,商议为阙麟书与另一位革命烈士唐继星一同举行追悼会,并要求浙江省政府为阙麟书举行省葬,在西湖旁择地安葬。同时,成立唐阙二公追悼事务所,发起人中有孙中山、黄兴、唐少仪等革命领袖,并在上海《申报》《民国日报》上连续多日刊发追悼会启事,征集挽章诗对等,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哀悼。
《阙麟书病逝》(1916年9月4日《民国日报》)
1916年11月13日下午1时,追悼会在上海民国路方滨桥共和影戏园举行,会场四周悬挂挽联七八十幅,会上报告了阙麟书的革命事迹,还陈列有阙麟书制造炸弹的工具,来者在观看后,无不对阙麟书的革命事迹油然起敬。
1916年12月,浙江省议会通过《阙麟书附祀先烈祠议案》,将阙麟书牌位入祀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浙江先烈祠(位于西湖孤山),供国人瞻仰。浙江省政府拨付营葬费用于营建阙麟书的坟墓。后因,阙麟书祖父要求归葬于丽水碧湖三峰村旁。
《阙麟书追悼大会纪事》(1916年11月14日《民国日报》)
阙麟书去世后,曾与其并肩革命多年的同乡叶天籁,因失去知交,乃携眷回到家乡丽水县大港头河边村。叶天籁(1885—1932),字逸响、乳名宝兰,号一三,1906年在阙麟书约伴下毅然赴日本求学,并加入同盟会,1908年归国在上海任事,积极奔走革命。阙麟书在杭州被捕后,叶天籁多方联系,营救阙麟书出狱。1911年秋杭州光复,阙麟书担任浙江督府顾问,叶天籁应阙麟书之邀从沪返浙共事。
叶天籁回乡后,以为桑梓谋教育、设学校、培养人才,以改良风俗,兴利除弊为己任。1922年,委为丽水县参事会参事,任林业公会会长,同年集股组织厚生公会林场,在大港头铺下五里牌置地150亩,土湾河140亩,种植松、柏、槐树20万株。1923年,主持修建坛头嘴桥,为云和、景宁、龙泉、庆元等县的通衢要津。竣工后改此桥为“义赈桥”。1932年,郑宝琳在大港头筹设普昌火柴梗盒片分厂,叶天籁积极协助,担任经理。县知事李郁芬赠以“急公好义”匾额。
阙麟书之弟阙仲瑶,原名阙友仁、阙玉麟,1921年毕业于上海音专,在明星歌舞团伴奏,历任丽水处属联立中学、浙江省立十一中学、省立宁波中学、省立温州中学音乐教师,编写《小提琴演奏法》、《笛演奏法》等教材。抗日战争时期,编选《抗战歌曲》一、二集。1947年任丽水私立南明中学校长。1951年在宁波效实中学任教,编辑出版《苏联歌曲选》两集。
纵观阙麟书的一生,他从23岁加入会党起,便一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之中。他积极组织浙江会党及革命党的起义,为辛亥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处州光复后,他并未贪恋权位,而是为捍卫民主革命的成果,投身反对袁世凯斗争,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最终积劳成疾,为了民主革命事业奉献了宝贵的生命。他对信仰的追求以及对于信仰的那份忠贞,将永留天地之间。
参考资料
1. 阙良庆:《阙麟书传略》,《丽水文史资料》第1辑,1984年。
2. 蔡禹龙:《阙麟书》,《辛亥革命浙江人物谱》,2011年。
3. 吕绍泉:《叶天籁先生事迹》,《丽水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
4. 民国报刊:《民国日报》《时事新报》《浙江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