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1934年5月,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准备进行战略转移。为掩护中央及红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6月下旬,中革军委令红七军团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北上行动。
1934年7月7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任务。先遣队浴血转战,横跨闽浙赣皖四省,其间一度转战到浙西南。
8月26日夜,先遣队从福建省寿宁县托溪出发,进入浙江境内,抵达庆元县龙溪乡荡口村。27日拂晓,先头部队抵达岙里村村口时,遭遇当地反动地主武装大刀会数十名会徒阻挡。大刀会会徒身着怪服,自以为吞服过朱砂丸、念过咒语,能够刀枪不入,因而口中念念有词地手舞大刀扑向红军。红军劝说无果,被迫开枪还击,击溃大刀会。
《捷报:抗日先遣队占领浙江庆元》,《红色中华》1934年第228期
8月28日凌晨,先遣队向庆元县城进发,一路战斗不断。先遣队边行军打仗边宣传革命,在大石头、空墙壁、凉亭、电杆上书写、张贴标语,内容有:“拥护红军北上抗日”“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欢迎大刀会弟兄们与红军共同北上抗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向群众散发《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民众书》等文告,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衣物分发给贫苦农民。先遣队连克周墩、后田街头等地国民党武装的碉堡,占领庆元县城。庆元县长张致远闻讯弃城而逃。29日,红军分头工作,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主张,宣传抗日,镇压反动军警,没收土豪劣绅的粮食、衣物并用以救济贫困。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庆元竹口战斗纪念碑
30日拂晓,先遣队离开庆元县城,与浙江保安第3团、丽水保安团两个基干队及庆元县保卫团在庆元县竹口遭遇,击毙庆元县保卫团副团长丁楠及以下官兵300多人,活捉庆元县县长张致远,取得竹口大捷。1934年8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发布专题报道:《捷报:抗日先遣队占领浙江庆元》。
龙泉溪头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
31日,先遣队到达龙泉小梅镇。红军到达小梅后,立即散发抗日传单,书写抗日宣传标语,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抗日主张,对不法土豪劣绅则实行惩治。9月2日,抗日先遣队离开小梅,直取龙泉西部重镇八都,3日晨,抗日先遣队离开八都,进入宝溪乡溪头村。在溪头村,先遣队指挥机关设在天主堂,电讯总机设在吴礼绍家,随军银行设在陈佐汉杂货店,红军队伍分散在庙宇、碗厂等地住宿。红军干部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9月4日,先遣队离开龙泉经福建浦城进入闽北。
《红色中华》(1934第229期)中关于先遣队取得庆元竹口和龙泉小梅战斗胜利的报道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西南的行动,不仅直接影响了庆元、龙泉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且推动了闽东、闽北苏区的发展,开辟了龙(泉)浦(城)江(山)遂(昌)四县边界游击根据地,为以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丽水市档案馆 周率)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丽水历史(1927-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