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公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关于征集编写《丽水大词典》词目资料的函
信息来源: 丽水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 丽水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11-08-04 16:59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办公室、市直各单位:

丽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摄影之乡,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丽水华侨众多,遍布世界各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丽水与海内外经济技术交往和学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方便而又快捷地获得丽水的全面信息。尤其是遍布全世界的丽水二十多万华侨,他们乡土观念浓厚,家乡情深,更是想急切了解日新月异的丽水。对于丽水本地人来说,了解丽水,关注丽水,宣传丽水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为了满足海外华侨、省内外各界朋友了解丽水、研究丽水、投资丽水的愿望,也为了宣传丽水、推介丽水,展现丽水,我们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并组织高校的中坚力量编撰一部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扼要地反映丽水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大型综合工具书,以丽水城市命名,定名为《丽水大词典》,计划于2012年10月出版发行。主要内容包括丽水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化、人物、名胜古迹、名优特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收词目大约5000条,字数100万字左右。以实用性为基础,既可用于查找,亦可用于阅读,融科学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力图最充分地展现丽水风貌。为了更好地编好这部《丽水大词典》,我们特向社会各界征集本地、本单位可以入《丽水大词典》的词目与解释。具体征集办法:市直属单位(部门)由系统(单位)推荐报送介绍本系统、本单位入录《丽水大词典》的词目与解释;县(市、区)入录《丽水大词典》的词目与解释由各档案局汇总推荐上报;社会各界人士推荐入录《丽水大词典》的词目资料可直接寄送。推荐入录《丽水大词典》的词目资料,参照《丽水大词典》词目与解释编写提纲格式收集。各单位和个人推荐入录《丽水大词典》的词目与解释,请于2011年10月底之前报送市档案局《丽水大词典》编辑部(二楼206室),同时报送电子稿,电子邮箱lsdcd1@163.com。

附:《丽水大词典》词目与解释编写提纲

联 系 人:许  茹    章劲松  

联系电话:2090536  2090557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丽水大词典》词目与解释编写提纲


一、本词典按类目编排,由市政篇、工业篇、对外经贸篇、农商金融篇、科技教育篇、文化篇、报刊书籍篇、政治军事篇、人物篇、名胜游乐篇、名优特产篇、谚语习俗篇组成。每篇又分出若干细目。词目的编撰尽量按照篇目和细目加以编排。篇目、细目有欠缺之处,亦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及时调整与修改。

篇目

细目

市政篇

 

山、河、湖、岛  桥梁  县(市、区)  车站  乡镇街道  运输公司  知名村  公用事业  道路航道  市政建设单位

工业篇

石化  化工  电力  纺织  冶金  轻工  机电  建材  新中国成立前企业

对外经贸篇

开发区  机电出口基地和扩权企业  进出口公司  外商投资企业

农商金融篇

农林牧副渔业  商业公司  商店  交易市场  餐馆服务业  金融保险机构

科技教育篇

科研单位  科技成果  自然科学团体  社会科学团体  学校

文化篇

 

影剧、艺术图书馆所  广播、电视  文化团体  医院 体育宗教

报刊书籍篇

报刊书籍

政治军事篇

组织机构  起义战争  事件、运动、会议

 人物篇

政界军界人物  工商界人物  文教科技界人物文学艺术界人物

名胜游乐篇

风景名胜  宾馆饭店  旅游企业  旅游线路  游乐场所  文物古迹

名优特产篇

地方特产  机电产品、日用工业品  家用电器

工艺制品  纺织品、服装  特色食品  名菜名点

谚语习俗篇

谚语  习俗

 

其他

 

二、词目选录的时限上自远古,迄于2011年底。范围为整个丽水市。

三、词目用【】号标示,词目后空一格用一段大约200字左右的文字加以介绍(重要词目不受此字数限制)。

四、为增强实用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店、宾馆、车站、码头、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一般均注明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五、历史词目凡学术上已有定论的按定论介绍,尚无定论的择善而从,或以一说为主,兼述他论。

六、人物词目的选取以丽水籍或虽非丽水籍但在丽水有重要经历且知名度较高的为准。

七、词典采用公元纪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辛亥革命前的王朝纪年夹注公元年份。词典出现的历史地名,若与现在的地名不同的亦夹注今地名。

八、各有关部门提供具体资料和数据时,亦可参考以下词典主要章节目录。不宜之处或不够全面之处亦请提出建议,以便正式编撰时修改。

九、以下是词目解释举例,亦仅供编撰词目时参考。

市政篇

名镇:

【壶镇镇】

缙云县壶镇镇,是浙中南三大千年古镇之一,地处缙云县的东北部,素有“浙南北窗”之称。

壶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全境山多地少,由括苍山脉分成数支,经仙居入境,绵延起伏。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壶镇自古发达、繁华,唐朝时就有了集市,是浙中南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

壶镇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8万,常住人口10.05万,辖55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是丽水市闻名遐迩的“工业重镇”。镇境内42省道、35省道、纵横贯通,台金高速公路在壶镇设有出口,区位优越,交通方便。

壶镇镇先后荣获“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省教育强镇”等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是全国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浙江省江南十大经典小镇。壶镇镇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还被列入了全省21个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

名村:

【村头村】

龙泉市龙渊街道村头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名村,耕地面积464亩,森林面积5749亩,工业园区120亩,进园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76元。

村以工业经济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工业强村、农业稳村、商业活村、林业富村为发展思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该村是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文明村、省绿化示范村、省级农村新社区,2009年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村。

科技教育篇

学校

【丽水学院】  位于丽水市风景胜地三岩寺旁,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1907年孙诒让创立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校园占地面积980亩,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30万册,期刊2100余种,电子图书128万册,已建成信息网络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中心)21个。学校现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成教学院,设置29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00人。在职教职工976人,其中专任教师70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7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丽水学院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  邮编:323000  电话:86-578-2271072

人物篇

文学艺术界人物

【叶绍翁】 (1194—?)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丽水)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江湖派重要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嘉兴界》等。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名优特产篇

名菜名点

【缙云烧饼】  亦称桶饼,缙云特色小吃。用面粉、面娘(已经发酵的面粉)搓揉,馅入夹心肉、霉干菜,辅以食盐、饴糖、芝麻等擀而成饼,贴在桶炉内壁,用木炭高温烤熟成红黄色即成。口感既酥且糯、松脆鲜美。1989年被浙江省商业厅评为浙江省优质点心。

名企名品

【飞雁羽绒制品】

飞雁羽绒制品在我国北京、上海、江浙一带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认属于羽绒精品。产家为浙江飞雁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前身是丽水羽绒厂,建于1958年,是我浙江第一家生产羽绒和羽绒制品的专业企业,1994年从国有企业转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2001年经重新组建成为一家民营企业。现公司产品生产涉及羽绒床上系列产品,七孔棉床用系列产品,高级床用件套系列产品,羽绒服系列产品。飞雁羽绒系列产品,自1985年起曾先后荣获省优、部优、省著名商标、中国首届羽绒名牌称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将“飞雁”商标列为浙江省重点保护商标;日本国曾两次将飞雁真丝绸羽绒被列入该国出版的《世界一流产品大图鉴》;飞雁已形成以羽绒服饰、春夏时装、羽绒被、家纺、羽绒生产为一体的集团化战略运营格局。

谚语习俗篇

谚语

【尿屙弗出,恶也要出】形容话已到口边,不得不说。恶,或写作,庆元方言,屎,粪便的意思。

习俗

【畲族三月三】  畲族传统节日。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每年在这一节日里都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畲族三月三,还有吃乌米饭款待来客的习俗,故又称“乌饭节”。近年来,畲族三月三已成为畲乡景宁旅游的一大品牌。


附件

便函〔2011〕0091.ceb